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发布,环境监测行业将迎来这些重大变化!

发布时间: 2025-11-23 作者:admin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生态环境监测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础性行政法规,标志着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进入了全面规范化、法治化的新阶段。


    本文将从核心变革点、亮点内容、应对策略三个维度,为您全面解读《条例》的重点内容。



出台背景与意义


    随着监测范围的扩大和参与主体的增多,监测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监测数据质量保障亟待强化等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现。《条例》旨在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活动,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更好发挥生态环境监测在支撑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做到从“有章可循”到“有法可依”。



五大核心变革


  • 监测站点管理更严格
  • 自行监测要求更规范
  • 数据质量责任更明确
  • 数据造假界定更清晰
  • 技术机构监管更严密


监测站点管理

核心变化:国家和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统一规划监测网络,地方站点设置调整需备案。

影响范围:各级政府、工业园区、涉及监测设施的所有单位。



自行监测要求

核心变化:企事业单位开展自行监测需要制定监测方案,主要监测点位安装视频监控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联网。所有排污企业、工业园区运营方。

影响范围:所有排污企业、工业园区运营方。



数据质量责任

核心变化:责任追究从对单位对个人,确立“双罚制”。排污单位作为污染的源头,负有主体责任。技术服务机构作为数据的生产者,负有直接责任。监测设备生产单位作为数据的硬件保障方,负有源头责任。一旦数据造假,将既罚单位,也罚个人。

影响范围:排污单位、技术服务机构、设备运维方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人。



数据造假界定

核心变化:明确六类造假行为,包括未监测直接出具报告、篡改伪造数据、故意漏检项目、调换样品、破坏设备、使用作弊工具。

影响范围:所有开展环境监测的机构和企业。



技术机构监管

核心变化:技术服务机构需备案或取得资质认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根据机构规模、技术能力、信用状况等实行分级分类监管。

影响范围:环境检测机构。


四大亮点解读


  • 责任体系全覆盖
  • 数据造假严惩不贷
  • 鼓励信息化与技术创新
  • 分级分类监管


责任体系全覆盖
    构建了政府、企事业单位、技术服务机构”三位一体”的责任体系。地方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数据弄虚作假的责任体系,企事业单位对自行监测数据负责,技术服务机构对出具数据负责。


数据造假严惩不贷
    《条例》规定了罚款、停产停业、吊销资质证书、从业禁止等严厉处罚,大幅提高违法成本。


鼓励信息化与技术创新
    明确支持监测技术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鼓励使用遥感监测等非接触式技。


分级分类监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机构规模、技术能力、信用状况实行差异化监管,有利于优质企业获得更多市场认可。


各方应对策略


排污企业:转变被动应付的观念

  • 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健全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对数据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 安装“电子眼”:在主要监测点位安装视频监控并联网,实现过程留痕
  • 规范设备使用:使用合规监测设备,定期维护校准;自动监测设备需与主管部门联网严防数据造假:严禁篡改伪造数据、漏检项目、调换样品等6类造假行为


检测机构:从业门槛提升为能力与责任双重监管

  • 应对“双罚制”与从业禁止:向全体员工明确,数据质量不仅是公司的生命线,更是每位员工职业生涯的生命线。通过持续的培训与宣贯,强化内部人员管理,守护数据真实性
  • 完成备案与资质认定:需具备相应能力并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从事检验检测需依法取得资质认定
  • 坚守独立公正:不得超范围接受委托,不得同时接受存在利益冲突的委托承担数据责任:机构及其负责人对出具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监督

  • 提升环保意识:了解基本监测知识,理性看待公开数据,共同营造诚信监测的社会氛周
  • 行使监督权利:关注本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对异常排放或数据不实现象进行举报参与环境共治:通过合法渠道反映环境诉求,支持并监督政府与企业落实监测责任


欣和检测
    作为甘肃地区环境检测行业的重要一员,欣和检测已率先行动:


  • 主动备案
    将被动备案升级为主动的资质与合规性动态管理确保所有备案资质的齐全与有效性


  • 流程优化
    进一步完善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每个环节符合《条例》要求


  • 技术培训
    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团队专业能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 信承诺
    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服务原则,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数据造假行为


    《生态环境监测条例》不仅是一部行业法规,更是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对行业而言,它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对企业而言,它强化主体责任与合规要求;对个人而言,它赋予更多环境知情权与监督权。
    

    未来,欣和检测将严格遵循《条例》要求,持续为客户提供合规、可靠、全过程可追溯的检测技术服务,共同守护蓝天绿水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