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欣和环境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ADD:兰州市高新区定连园区国 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2025年3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修订后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第39号令),自6月1日起正式施行。
此次修订以“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监管效能、严惩行业乱象”为核心,直面检验检测行业存在的数据造假、责任虚化、监管滞后等痛点。
欣和检测作为检验检测行业的专业机构,为您划重点,深度解析新规的三大核心修订内容,助您快速把握合规方向!
一、39号令的修订背景
近年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快速发展,但数据造假、责任虚化、监管滞后等问题频发,原有法规(2021年版39号令)已无法适应新形势需求。据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全国因虚假报告被处罚的机构数量较2020年增长35%。在此背景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修订后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39号)。
二、核心修订点
1. 主体责任再强化——从形式合规到实质担责
1). 修订内容:
新增第六条,..明确检验检测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等关键岗位的法定职责,要求机构建立内部监督考核机制,规范从业人员行为。
2). 核心变化:
权责清单化:
法定代表人对机构整体合规性负责,需确保资源配置满足检测需求。
技术负责人需对检测方法有效性、设备校准及人员能力审核把关。
授权签字人需对报告内容终审,承担“一票否决”责任。
行为约束:
明确禁止关键岗位人员同时在多家机构兼职。
新增定期培训与能力考核要求,确保人员持续胜任。
3). 行业影响:
管理升级压力:机构需重构岗位职责体系,建立“权责对等”的内部控制机制。
案例警示:2021年湖北某机构因技术负责人未履职导致虚假报告,被吊销资质并罚款3万元,新规下类似案件处罚将更严厉。
2. 监管机制再升级——从分散监管到属地穿透
1). 修订内容:
新增第二十四条,要求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建立覆盖“监督检查、投诉举报、风险预警”的全流程机制,并强化“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力度。
2). 核心变化:
监管下沉:
地方监管部门需制定年度检查计划,实施差异化分类监管(高风险机构高频次检查,低风险机构减少干扰)。
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违法行为查处情况同步通报行业主管部门。
协同联动:
推行“信用约束”机制,违规机构将被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限制参与政府采购和招投标。
3). 行业影响:
合规成本增加:机构需常态化应对突击检查,确保检测流程、原始记录、设备校准等全链条可追溯。
地方实践参考:重庆市质检院通过完善质控体系,2023年检验检测质量跃居全国前列,成为合规标杆。
3. 处罚力度再提升——从以教代罚到刚柔并济
1). 修订内容:
原第二十四条调整为第二十六条,监管手段扩展为“说服教育、提醒敦促、约谈纠正”等非强制性措施,并大幅提高对虚假报告的处罚力度。
2). 核心变化:
虚假报告界定从严:
明确“违反强制性标准导致数据错误或无法复核”视为虚假报告,直接吊销资质并处3万元罚款(原上限为1万元)。
取消“不实报告”概念,统一归入“虚假报告”范畴,避免执法模糊。
信用惩戒升级:
严重违规机构将被列入失信名单,限制业务拓展。
新增行刑衔接条款,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 行业警示:
违法成本激增:2021年湖北、广西等地43家机构因数据造假被通报,新规实施后类似行为将面临更高罚款和资质吊销风险。
柔性监管落地:对初次轻微违规以约谈整改为主,体现“宽严相济”原则。
新规的出台标志着检验检测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的新阶段。
监管升级,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欣和检测将始终以专业、高效、创新的服务理念,以新规为指引,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可靠的检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