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环境检测现场采样,这一篇就够了

发布时间: 2025-07-31 作者:admin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生态环境检测采样时,环境、容器、布点、保存运输等因素易影响检测结果。要保证监测数据精准真实、提升检测效率,关键在于确保样品有效采集及规范处理。


 

 

 

环境现场采样的常见问题

1.  不合理的监测点位布设

点位选择的科学性直接决定数据能否真实反映环境质量全貌,若点位选择不当,可能导致采集的样品无法真实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如在大气采样时,若将采样点设置在靠近污染源排放口的位置,会使采集的气体样品中污染物浓度远高于实际环境水平。

 

2.  采样器具准备不足

采样器具的种类、数量及完好性直接关系到采样工作的顺利进行。采样器具准备不足,可能导致现场无法及时采集样品或采集的样品不符合要求。如采样器具数量不足,需在现场临时调配,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因等待而错过.佳采样时机。

 

3.  采样操作不规范

规范的采样操作是保证样品质量的基础,常因操作人员对标准规范不熟悉或操作不当,导致采样不规范。

 

4.  样品保存和运输不当

样品采集后,若保存与运输不当,会导致样品变质或污染,进而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5.  采样记录不完整

完整的采样记录是保证监测数据可追溯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如未记录采样地点的详细信息、采样时间不准确、采样人员签字缺失等,这会给后续的数据审核、质量控制以及可能出现的纠纷处理带来困难。

6. 质量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

质量控制是保证采样质量的重要手段。若在采样过程中未落实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如未采集空白样品、平行样品,未进行采样现场的校准等,就无法准确评估采样过程中的质量状况和误差来源,难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环境现场采样都有哪些注意点

 

1.  采样前计划

1采样前全面评估环境,涵盖污染物种类、浓度及潜在物理化学危险,依此制定安全措施。

2)依采样环境与任务,备齐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眼镜、面罩及呼吸防护具。(3)检查采样器、容器、分析仪等设备性能及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

 

2.  采样的安全

1采样人员需经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设备操作,依规采样。

2)遵循采样流程,规范执行各环节。(3)采样人员需具备应急处理能力,现场配备应急工具和急救箱。(4)采样后即刻密封样品,清晰标记信息,对有害样品严防泄漏(5)及时清洁消毒设备,去除残留有害物,防止污染下次采样。 

 

3注意特殊安全

进入危险区域采样时,采样人员需成组行动,配齐通讯和急救设备,并提前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保障采样安全。


 

 

现场采样管理与控制措施

 

1.  制定合理化的现场抽样计划

开展环境监测现场采样需有明确目的,且采样计划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采样计划是环境监测的关键,需事先明确采样目的与规定。制定采样计划要点如下:

包含日常采样任务安排、责任人确定、采样设备调配及预防措施制定。

要符合我国实际采样标准。

注重质量管理,关注空白样本、平行样本等设置,确保所采样本符合规划要求,避免盲目执行规定,保证采样工作的实用价值。

 

2.  做好现场采样准备

现场采样前,需确定采样人员,管理人员负责协调各级采样工作。采样人员要熟悉采样方法和点位,全程强化安全保障体系。采样前要检查设备运行和采样合理性,确保符合规定。同时,检查采样点位置,确认其受环境污染情况,充分掌握生产及污染物排放过程,合理规避对现场环境监测的影响。

3.  合理选择采样实验设备

现场采样需配备专用设备,其选择对采样质量至关重要。选设备时,要综合考虑应用领域、测量范围、灵敏度、可靠性等因素,确保符合检测要求与规格,择优选用。采样结束后,及时拆卸、检查仪器设备,并做好维护保养,以保障下次正常使用。

4.  科学的采样点和采样方法

现场采样环境空气时,需依城市人口总数及分布合理布置采样点,大城市布局条件不同,采样点布局方法也应相应选择。现场采样周围空气时,针对不同污染物浓度采用不同方法:

高浓度污染物用立即采样法

低浓度污染物则用浓缩采样法、水溶液吸收法或滤料阻留法

 

5.  样品质量管理与现场采样记录

为加强样品质量管理,采样时需依据监控项目要求添防护装置,对需冷冻、分解样品制定收集、存储、运输方案,采样后检查样品一致性,填写监督记录并设置对比表,样品应立即送检,接收者要仔细检查并做好交接。同时,要确保现场采样记录完整,工作人员需了解环境监测点情况并详记采样结果,记录设备运行、现场状态及周围环境等信息,供环保部门分析,以减少监测数据差异。